• 统计网上直报系统
  • 优秀品牌申报系统
  • 信用评价申报系统
  • 药品信息共享云服务平台
  • 政策法规
  • 入会程序
  • 在线学习平台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协会公众微信

  •       省级先进行业协会

    河南省制药工业协会成立于1988年9月,是经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省属社会组织。

    我会先后被省经贸委、河南日报社、省工经联等单位以及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评为先进行业协会,协会有团体会员单位143个。 MORE +
    四种模式!药品招标省级价格联动最全梳理!
     
    行业资讯
    四种模式!药品招标省级价格联动最全梳理!

    来源:医药经济报

    6月6日,吉林发布开展分类限价挂网采购第一批挂网通知;6月10日,湖南紧接着发布开展部分基本药物价格联动的通知。从4月开始,药品价格动态调整成为近期各省招标办的工作重点,安徽、广西、宁夏、青海、山西、辽宁、北京等省份纷纷发布全国省级价格动态调整申报等相关通知。


    根据目前可查询文件显示,除海南未提及价格联动政策外,其余各省招标办均发布了相关政策。价格联动可分为省际联动和省内联动。省际联动又可分为联动全国最低价、联动全国数省最低价均值。


    四种联动模式


    在采集全国最低省级中标价的地区,除了京津冀要求价格一体化,江浙皖经济发达成一体化,深圳GPO和重庆实行交易所价格制度,山西和湖北算是早期实行最低价的省份,而吉林则是最新发布要执行最低价联动的省份,这些省份经济和人口也算发达。唯有青海在这一批次中独树一帜,青海地广人稀,经济欠发达,而交通物流等各项销售成本较高。业内市场准入人员普遍认为,青海省采购量特别有限而又片面要求价格最低,会造成很多药企在决策时放弃这个市场。



    采集全国最低3省均价的地区,除了辽宁,其他的5个省份都属于中西部地区,经济既不落后也不拔尖,“采取最低三省均价”符合中庸之道,药企和招标办都很容易接受。各药企可以根据自己在当地的实际市场占有率或将来的销售重点,合理布局产品价格体系。



    采集全国最低N省(N>3)均价/最低价的地区中,有经济发达省份如上海,也有经济欠发达省份如甘肃,这些省份选择几省均价作为最低价可以说是双方共赢的局面。正如甘肃今年4月召开生产企业座谈会时,招标办领导所言:“我们甘肃没有要求也不会要求最低价,所以我们也希望生产企业展现出你们的诚意。”



    在价格动态调整的地区中,有6个省/自治区比较特殊,没有明确采集全国省级价格而是独树一帜。这些省份大都要求进行省内价格联动,如四川、贵州和新疆都具体列明了试点城市和省级中标价的权衡关系,从试点城市和省级中标价进行对比分析,或是如西藏因为人口较少,用药习惯特殊,当地人基本信任藏药,当地招标办仅在采购文件中规定如何进行价格联动,实际上并没有开展。


    政策因地制宜


    自去年底开展“4+7”试点城市带量采购以来,尤其是受近期业内曝出“4+7”第二批目录即将推出的影响,各省市价格联动又高度密集。近期,安徽、青海、辽宁、北京等省份开展的价格联动申报工作,对药企市场准入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,因为价格能否很好地在全国进行掌控关系企业的生产销量大计。


    可以说,价格联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快速实现全国价格“一盘棋”,达到快速降价的目的。但无论是对生产企业还是各省招标办来说,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要求全国最低价联动,将是一场没有胜者的比赛。


    以笔者所在企业鲁抗医药而言,各省重点品种不同,销量也有很大区别,尤其是鲁抗单核产品(抗生素类)长期占主导地位,且产品基本属于普药、竞争尤为激烈的情况下,准入部门唯有根据当地市场有所取舍,甚至自断其臂,才能维持全国整体市场的利益。


    一方面,我国幅员辽阔,各省经济水平、用药习惯和产品销量不同,强制要求没有销量或销量很少的地区实行全国最低价联动,生产企业相当抵制,没有量的降价其实是不合理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生产企业定会放弃该省市场,而确保主要省份的市场价格。


    另一方面,各省招标模式不尽相同,部分省份产品的价格并不适于进行价格联动,如广东、重庆、福建等省市的价格,大部分省份在联动时都会明文规定不采集。此外,还有部分企业的价格可能由于决策者失误或者成本上涨等原因,价格与成本倒挂,中标价格并没有交易记录,笔者认为这种价格也不可取。


    唯有各省招标办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,量身定制价格联动政策,生产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联动,双方才能实现共赢。


    (本文系转载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)


     
    上一条: 药监局发布上市药品临床安全性文献评价指导原则
    下一条: 国家卫健委:希望非4+7地区推行带量采购

    诚信体系建设Read More

    加强行业自律,弘扬诚信文化,
    开展信用评价,促进信用建设。

    序号 企业名称 证书编号 有效期止 信用等级
    1 河南羚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201602211150026 2017-12-25 AAA
    2 河南禹州市药王制药有限公司 201602211210026 2017-12-25 AAA
    3 河南仲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602211220026 2017-12-25 AAA
    4 上海现代哈森(商丘)药业有限公司 2016022112326 2017-12-25 AAA
    5 河南百年康鑫药业有限公司 201602211240026 2017-12-25 AAA
    序号 企业名称 证书编号 有效期止 信用等级
    1 白云山汤阴东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502211160026 2017-12-25 AAA
    2 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502211170026 2017-12-25 AAA
    3 河南省百泉制药有限公司 201602211180026 2017-12-25 AAA
    4 河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201502211190026 2017-12-25 AAA
    5 河南省济源市济世药业有限公司 201502211200026 2017-12-25 AAA
    序号 企业名称 证书编号 有效期止 信用等级
    1 洛阳君山制药有限公司 201402211100026 2017-12-25 AAA
    2 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201402211110026 2017-12-25 AAA
    3 新乡佐今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1402211120026 2017-12-25 AAA
    4 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1502211130026 2017-12-25 AAA
    5 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 201402211140026 2017-12-25 AAA
     

           

    版权所有 河南省制药工业协会官网  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102395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