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经七纬五康策
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铺开,我们可以看到,仿制药正回归其本位意义——高质低价以满足更多医疗需求,一致性评价已成为仿制药竞逐市场的刚需。
截至目前,一致性评价申报受理号早已破千,相关申报企业也超过300家。大部分企业通过药学、BE试验按部就班“补课”获得过评资质,也有企业已经瞄准了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,按新注册分类获批也获得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身份。
经七纬五根据上市药品目录集及企业公告等渠道统计梳理,目前已有226个产品受理号(视同)通过一致性评价。

上市药品目录集更新显示,以下三个产品被新收录在内,通过一致性评价。

对乙酰氨基酚片为解热镇痛类药品,属于国家基药目录品种,乙类非处方药。在各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都有广泛的应用,也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